学团工作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团工作 >> 正文

【地理学子寒假社会实践】传承非遗文化 弘扬剪纸艺术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2-02-15浏览次数:

精致小巧的剪刀,明明是有着那么坚硬的质地,却能在手工艺人手里如蝴蝶一般灵巧翻飞;千篇一律的薄纸,形状明明如此单调,却在剪刀和手的配合下,变化出七十二般模样。古人的赞誉:“百般变化剪出来。”不无道理,剪纸作品像是被人们赋予了生命一般,不论虫鱼鸟兽还是花草树木,都是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。在从前,人们常把剪纸作品当作窗花,逢年过节贴在门窗,表示庆祝。现如今,这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,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,经历了上百年的传承,最终随着历史的长河,流淌到我们的身边,更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随着手工艺人和新一代年轻人的发扬走进千家万户。因此,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胶州剪纸,太阳集团tyc539非遗探查小队拜访了胶州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迟炳杰老师,向他学习剪纸的相关知识并且学习剪纸的制作方法。

走进迟老师的工作室,我们被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所震撼。不仅仅是地上和展示柜里摆放的作品,还有一些篇幅巨大但又十分精致的剪纸艺术作品挂在墙上,一眼望去,剪纸中的动物好像要活过来一样栩栩如生。人物形象的剪纸也是细腻精巧,就连发丝也十分精细,没有半点差错,这不仅仅是赞叹剪纸作品的精致,也是赞叹迟老师的耐心细致,如果换做我们,怕是难以有如此耐心做到这样精致。我们在前去拜访之前准备了些许采访问题,在采访中,我们也得知,前几年虽然人们对于剪纸艺术十分喜爱,但是能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的人却少之又少,而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程度加大,大家也愿意去进一步了解和传承剪纸这种民间艺术,前来学习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。作为胶州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,迟老师对此表示欣慰。

迟炳杰老师的虎年剪纸艺术创作

随后,在进行了简单参观之后,我们也尝试和老师学习一些简单剪纸。老师先是带我们了解了剪刀和一些工具的用法,过程中,我们学习到,就算是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把剪刀,也有很灵巧地运用方法,在剪纸之前也有做很多准备工作要做,虽然过程中我们时常出现一些问题,但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,我们也渐渐走上正轨。

迟老师教队员们剪纸

最终,我们也终于剪出了一个立体的“春”字和一张“福”字。当我们看着自己的作品慢慢展开,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字时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在这之后,迟老师还教了我们神奇的“一剪刀剪花”,一张彩纸翻来覆去,最后只需要剪一下,就可以变出一张规整的花样。如果再剪一剪刀,又变成了镂空的样式。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姥姥教我剪纸的情景: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,在姥姥手里折来折去,最后只要几剪刀就可以剪出来一张又喜庆又精致的窗花。而我小时候手笨,总是跟不上姥姥的步骤,只能呆呆地看着姥姥剪,每当这时,姥姥就会摸摸我的头,握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折叠,再耐心地和我说怎么剪,最后看着两张红彤彤地窗花摆在桌子上,我和姥姥都会开心好久,即便这两张窗花一张恰到好处,另一张因为我的生疏略显笨拙。直到现在回想起和姥姥一起剪窗花,心中也会充满简单的幸福和甜蜜。

队员们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剪纸作品

可见剪纸艺术带给人们的,除了最后呈现的精巧图样,更有古老技艺的传承和美好记忆的重现,当我们开始剪纸,手里翻飞的不仅仅是彩纸,更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,我们拿起剪刀,剪出的不仅仅是花样儿,更是老百姓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。剪纸背后的传承,是闲聊灯下,促膝长谈;剪纸背后的人情味儿,是美好祝愿,幸福期盼。除了手工匠人们带来的精美的艺术品能够流传,这些剪纸所带给我们的情怀更值得我们珍惜。

离开工作室的时候,迟老师出门相送,眼里满是欣慰和骄傲。而我们再回望工作室里面的剪纸作品,和一开始的震撼相比又多了一份传承的决心,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也一定会将胶州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,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流淌,闪闪发光!


文字:李昱

图片:李昱

审核:刘伟